新业态处处开花
互联网+零售——
打开手机,商品随你挑
本报记者 王 珂
镜头
“上午下单,下午送到,真快!”周末上午,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居民李晓准备打扫房间,发现家里的消毒液快用完了。他打开京东APP,选好两瓶消毒液后,订单页面上显示:“上午11点10分前下单,预计今天即可送达”。李晓完成支付后,下午2点多,配送员就把商品送到家里。“想想以前只能去超市买,不仅路上要花时间,有时结账还要排队,现在网上买省时省力多了!”
打开手机APP,浏览海量商品,选定目标下单,等待送货上门……如今,电商走进中国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国零售业拥抱“互联网+”,给消费者带来选择更多、配送更快、品质更优的全新体验。
2018年,中国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31.63万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网上零售额9.01万亿元,同比增长23.9%。中国电商交易规模持续增长,稳居全球网络零售首位。
电商在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的同时,呈现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社交电商、内容电商等新模式不断创新,电商与产业的融合持续深入,跨境电商发展如火如荼……电商企业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创新,刷新消费体验,带动行业升级。
配送时效更快。仓储建设布局更加合理、结合消费大数据的备货更加精准、投入智能设备的物流运转更加高效……电商物流正逐渐告别发展初期“爆仓”的尴尬,配送时效由以天为单位向以小时和分钟为单位迈进。
商品选择更多。电商平台不断丰富购物品类,打造“一站式购物平台”。电商平台利用数据优势,为生产厂家提供更加精准的需求信息,帮助厂家生产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
线上线下融合。线上走进线下,线下拥抱线上,双方实现优势互补,由相互竞争加快转向合作共赢。越来越多融合后的家电专卖店、无人便利店、生鲜超市出现在消费者身边,扫码自助结账、免费配送上门等新服务大大改善了传统的线下消费体验。
互联网+支付——
告别钱包,扫码走四方
本报记者 欧阳洁
镜头
一大早,在上海某公关公司工作的王??走下楼,打开手机,扫码骑上一辆共享单车来到地铁站,单车一锁,平台就自动付款扣费。进入地铁站,王??不用买票,用手机扫一扫就上了车。中午出去吃饭、下班后在超市里买日常用品,结账时也只要拿出手机,出示二维码就能轻松付款。“现在出门可以不带钱包,但千万不能落下手机,否则就寸步难行了。”王??说。
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支付方式的变革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2000年初,电商平台刚刚兴起,第三方支付机构创新性地推出担保交易模式,解决了买卖双方的互信问题。随后推出的快捷支付,更是极大地提升了支付效率和购物体验。随着技术升级和场景拓展,网络支付也进入移动支付时代,不仅仅是在电商平台购物,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消费支出都能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轻松完成,真正做到“一部手机走天下”。
中国支付产业的创新和崛起,催生出庞大的网购市场,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已达到55.4万亿元,同比增长24.7%,经历过快速增长的移动支付市场正步入稳步增长的“成熟期”。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区块链技术、指纹和刷脸等生物支付技术……中国支付技术位居世界前列。支付宝输出移动支付技术,打造了9个海外本地钱包,让一些国家的普通人享受到数字普惠时代的便捷;微信支付也走出国门,推出海外本地钱包,支持转账、消费充值和购票等线上消费,覆盖当地人日常生活的许多场景。
互联网+餐饮——
动动手指,外卖送上门
本报记者 林丽鹂
镜头
走进井格重庆火锅,多是三五好友或是一家人围坐,一口大大的火锅被分成九宫格,各色涮品沸腾其中。但点开该店外卖页面却是“麻辣一锅端二人套餐”“金汤老坛酸菜鱼一人餐”等小份菜品。“依据外卖平台大数据,我们将外卖菜品锁定为和火锅基因相似,且更适合一两人食用的熟食,成功将外卖做出3300多万元的年收益。这就是‘互联网+’对传统餐饮业的赋能。”井格火锅外卖业务负责人刘文章说。
借助互联网,外卖实现了消费者从到店用餐,到足不出户享受美食的转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成为当下餐饮业不可或缺的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4.21亿人,占网民总人数的49.3%。
外卖这一“互联网+”新兴行业已颇具规模,但其发展时间并不长:2008年至2014年,一些知名外卖平台先后上线;2015年,外卖在资本推动下爆发性增长,全国有几十家大大小小的平台角逐这一新兴市场;2016年,行业进入整合期。目前,外卖行业进入调整、规范、提高的新阶段。
“互联网+”对餐饮行业的改变不仅是外卖。1980年,改革开放后北京第一家拿到餐饮执照的个体饭馆——悦宾饭馆开业,近年来,这家老店的发展也乘上了“互联网+”的东风。“十几年前,饭馆收录到大众点评上,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很多人喜欢在‘中国个体第一家’的牌匾下打卡,店里的生意更火了。”悦宾饭馆第三代传人郭华对记者说。据中国烹饪协会数据,2018年全年餐饮收入42716亿元,餐饮门店数量超过800万个,餐饮业蓬勃发展。
对于“互联网+餐饮”的未来,美团首席执行官王兴认为,“吃”是消费刚需,借助“互联网+”,国内餐饮市场将长期向好。
互联网+出行——
想走就走,约车真省事
本报记者 罗珊珊
镜头
早上5点30分,家住江苏南京鼓楼区的出租车司机刘源就出门了,他要在6点之前赶到鼓楼区中央门附近接一位乘客去禄口国际机场。“这是我昨天晚上接到的预约订单,乘客在约车APP上定好时间、出发地和目的地,发送订单。有了约车APP,我就可以根据乘客需求安排行驶路线,再也不用满大街扫客了。”刘源说。
车站前排起长龙、上下班打不着车……长期以来,很多人被出行难所困扰。到了2012年,依托互联网,滴滴、快的等网约车平台相继诞生,改变了原有打车模式,为人们出行带来便利。以前打车,人们要在路边扬手招车,供需匹配效率低。有了互联网打车平台,出行需求与供给搬到网上,消除了信息壁垒,降低了出租车司机的获客成本,大大提升了出行效率。
网约车平台不仅解决了打车难题,还丰富了市场供给。借助互联网平台,许多私家车以共享的方式进入市场,以“快车”“专车”“顺风车”等形式,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网约出租车用户规模达3.3亿人,网约专车或快车用户规模达3.33亿人,用户使用比例提升至40.2%。
目前,“互联网+”出行已是多业态、多形式全面开花。共享单车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带动了绿色、健康出行;汽车租赁、拼车代驾等新业态的发展,盘活了汽车市场,吸引更多传统车企转变经营理念,由汽车制造商向出行服务商转型。
新业态的成长也推动了监管模式的创新完善。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网约车、共享单车等新业态规范发展明确了方向。随着监管机制不断健全,未来的移动出行一定会更加便捷、安全、高效。
图片说明:
图①:在河北秦皇岛海港区东方明珠城社区,一对母女正在“无人智能生鲜货柜”前选择菜品,该无人货柜可以用手机支付。
图②:山东青岛网约车平台代驾司机杨雪绒准备前往代驾地点。
图③:在上海,某电商平台工作人员庆祝2018年“双11”成交额再创新高。
图④:福建福州的外卖骑手安兴正在展示上个月业绩。
图⑤:在江苏南京,某电商平台的智慧物流基地运转有序,该基地面积相当于28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人民视觉
《 人民日报 》( 2019年09月17日 10 版)
(责编:马昌、曹昆)
相关推荐:
- [科技]Win11 早期性能测试:多核得分比 Win10 低 10%
- [科技]“这份荣耀,一生自豪!”
- [科技]世界上最长的单反镜头将被拍卖:佳能 EF 1200mm f/5.6L USM
- [科技]vivo Y73 2021 海外发布:Helio G95+64MP 主摄,1835 元
- [科技]3号小行星婚神星7日“冲日”
- [科技]EVGA 发布 SuperNOVA G6 系列电源:全桥 LLC 金牌认证,最大 1000W
- [科技]Redmi Note 10S 在印度发布:联发科 Helio G95 芯片,售价约 1300 元起
- [科技]联想 YOGA Pad Pro 平板电脑预热:采用 13 英寸 2K 屏,支持小新触控笔
- [科技]realme C20A 将于 5 月 13 日发布,搭载 5000mAh 大电池
- [科技]索尼 Xperia 10 III 新增黄色版本,或为日本市场独享
- 碧云泉免安装智能净水机,喝好水更便捷,每日享受健康饮水生活
- 专注清洁行业28载,莱克助力洗地机加速普及,彰显专业品牌实力
- OPPO Reno7 Pro 跑分曝光,搭载天玑 1200
- 选择莱克M12 MAX吸尘器,打扫卫生轻松不费力
- 佳能 EOS R3 旗舰相机官宣:自研背照堆栈式 CMOS,30 张/秒 RAW
- 国内首台关键尺寸量测设备出机中芯国际,面向 300mm(12 英寸)
- 苹果 iPhone13/Pro 系列手机壳偷跑:后置镜头大提升,Pro/Pro Ma
- 微星推出 Spatium 系列 SSD:三种型号定位不同消费人群
- 【IT之家评测室】华为 MatePad 11 评测:HarmonyOS 2 加持,平板
- 英特尔停产 Lakefield 系列处理器,曾用于微软 Surface N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