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9,太空精彩纷呈
倾听火星“心跳” 探索最远天体
回望2019,太空精彩纷呈
NASA“新视野号”飞越2014 MU69小天体(艺术图),该小天体当时名为“天涯海角”,后更名为“天空”。图片来源:NASA官网
今日视点
50年前,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成功踏上月球表面,成为首批登陆地球以外天体的人类,这一史无前例的壮举彻底点燃了人类探索宇宙的热情和梦想。自此,各国纷纷向太阳、火星、甚至更遥远天体发射探测器,也建造了各类望远镜,试图揭示浩瀚宇宙的奥秘。
2019年即将谢幕,美国《科学新闻》周刊网站为我们讲述了科学家今年在太空书写的传奇故事。
飞越遥远“天空”
今年1月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视野号”飞越了距地球约64亿公里的“天空”(Arrokoth),打破了其2015年飞越冥王星时创下的太阳系最遥远天体探索记录。
“天空”比冥王星还远15亿公里,位于太阳系的柯伊伯带。柯伊伯带由碎片和矮行星组成,据信包含数十万个类似“天空”的天体。科学家相信,这些天体保留了太阳系形成之初的痕迹。
飞越“天空”没多久,“新视野号”就陆续传回图像,不断刷新科学家的认知。起初,“天空”看起来像是被拉得又细又长;随后,科学家发现它由两颗小行星粘在一起,好似一个胖嘟嘟的雪人;而最新图像显示,它更像是两个煎饼拼接而成。
科学家还从未见过这样的天体,揭示“天空”为何如此“相貌清奇”或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行星形成早期阶段的情况。
奇异系外行星现身
1995年,米歇尔·麦耶和迪迪埃·奎洛兹于发现了首颗系外行星飞马座51b,开启了天文学的一场革命,他们也因此荣膺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随着观测手段不断提升,新系外行星次第现身,科学家迄今已发现了4000多颗系外行星,其大小、形状和轨道之丰富令人惊叹,其中NASA新一代行星猎手“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TESS)功不可没!
TESS于2018年7月正式“上岗”,没几个月就发现了8颗系外行星,其中包括一些“怪咖”。例如,一颗行星密度与水差不多;一颗名为LHS 3844b的行星犹如一片“熔岩世界”,在540℃的高温下嘶嘶作响;还有一种新型系外行星——“超热海王星”,这颗行星可能正在褪去炽热蓬松的外衣露出岩石内核,处于从气态巨行星“变身”为固态行星的过程中。此外,TESS还发现了一个大小介于火星和地球间的天体L98-59b,围绕地球附近一颗明亮凉爽的恒星旋转,其大小约为地球的80%,公转周期为2.25天。
小行星变身“网红”
小行星“龙宫”和“贝努”当属今年天文领域的“网红”,贡献了不少流量。
日本宇宙航空开发研究机构的“隼鸟2号”于2014年12月发射升空,2018年6月底抵达“龙宫”,并于今年2月在“龙宫”着陆,开始探索之旅。
今年2月,“隼鸟2号”顺利完成第一次着陆采样;4月,它向“龙宫”表面发射了一枚铜弹,撞出一个约10米宽的坑,并于7月再次登陆“龙宫”,收集地下岩石碎片。这是人类首次在小行星上成功完成多次着陆采样、首次采集到次表层地下样品。“隼鸟2号”目前已携带这些或许保留了太阳系诞生之初样貌的样本踏上归途,预计于2020年年底到达地球。
此外,美国2016年发射的“奥西里斯-REx”探测器于2018年12月抵达小行星“贝努”,并于今年6月为其拍下多张详细图像。
今年12月12日,NASA将“贝努”北极附近的“夜莺”和“鱼嘴”采样点分别选为第一着陆区和备选着陆区。据悉,2020年1到4月,探测器将多次飞越这两个采样点,以获取更清晰详实的数据。真正的采样工作将于2020年8月完成,计划采集样品60克。探测器将于2021年离开“贝努”,并于2023年将样本送达地球。
这些样本有望揭示类似“贝努”这样的小行星是否曾经扮演“邮差”角色,将形成生命的分子带到早期地球。
揭示火星“心跳”的秘密
在火星探测方面,科学家今年也取得不少突破。
2018年11月,NASA的“洞察号”火星探测器结束4.84亿公里的旅程,成功着陆火星表面。其主要任务是了解火星内部结构,探究火星震和火星内核的奥秘,成为首个监测火星“心跳”的探测器。
今年4月6日,“洞察号”不辱使命,其内部结构地震实验仪(SEIS)首次监测到火星震。自那之后,探测器又捕捉到100多次震动,其中21次极可能是火星震。
“洞察号”首席科学家布鲁斯·巴纳特认为,这些探测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火星震学,为理解火星深层内部结构打开了一扇重要窗口,将让我们对火星的形成和演化产生新认识。
研究人员指出,火星震与地震成因不同。地震由地球地壳构造板块间的挤压引发;火星没有地壳构造板块,但火星缓慢降温,会造成压力在火星内部扩散,这也可能引起零星的火星震。
当新手“洞察号”在火星表面侧耳倾听火星“心跳”时,老兵“好奇号”火星车则将满腔热情倾注于火星上奇怪的夏普山。
夏普山位于盖尔陨石坑上方,这一地质奇观在地球上闻所未闻,科学家对此困惑不已,对这个奇怪山体如何形成争论不休。为揭示其中奥秘,“好奇号”一直在夏普山上攀爬,其上的加速计也不断测量引力。加速计读数显示,火星车下方的岩石出奇松散,说明夏普山可能由风吹来的沉积物沉积而成。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明年,我们将迎来哈勃太空望远镜升空30周年,中国也将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或许还有其他令人惊喜的发现等着我们,让我们进一步认清人类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记者 刘 霞)
(责编:赵春晓、赵竹青)
相关推荐:
- [科技]Win11 早期性能测试:多核得分比 Win10 低 10%
- [科技]“这份荣耀,一生自豪!”
- [科技]世界上最长的单反镜头将被拍卖:佳能 EF 1200mm f/5.6L USM
- [科技]vivo Y73 2021 海外发布:Helio G95+64MP 主摄,1835 元
- [科技]3号小行星婚神星7日“冲日”
- [科技]EVGA 发布 SuperNOVA G6 系列电源:全桥 LLC 金牌认证,最大 1000W
- [科技]Redmi Note 10S 在印度发布:联发科 Helio G95 芯片,售价约 1300 元起
- [科技]联想 YOGA Pad Pro 平板电脑预热:采用 13 英寸 2K 屏,支持小新触控笔
- [科技]realme C20A 将于 5 月 13 日发布,搭载 5000mAh 大电池
- [科技]索尼 Xperia 10 III 新增黄色版本,或为日本市场独享
- 碧云泉免安装智能净水机,喝好水更便捷,每日享受健康饮水生活
- 专注清洁行业28载,莱克助力洗地机加速普及,彰显专业品牌实力
- OPPO Reno7 Pro 跑分曝光,搭载天玑 1200
- 选择莱克M12 MAX吸尘器,打扫卫生轻松不费力
- 佳能 EOS R3 旗舰相机官宣:自研背照堆栈式 CMOS,30 张/秒 RAW
- 国内首台关键尺寸量测设备出机中芯国际,面向 300mm(12 英寸)
- 苹果 iPhone13/Pro 系列手机壳偷跑:后置镜头大提升,Pro/Pro Ma
- 微星推出 Spatium 系列 SSD:三种型号定位不同消费人群
- 【IT之家评测室】华为 MatePad 11 评测:HarmonyOS 2 加持,平板
- 英特尔停产 Lakefield 系列处理器,曾用于微软 Surface N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