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慧科技多些“烟火气”
内容提要:“安装了这个小设备,屋里人员活动情况它都能记录,我出门久一会儿,提醒的短信就发到我家孩子手机上了!”
天津北方网讯:“安装了这个小设备,屋里人员活动情况它都能记录,我出门久一会儿,提醒的短信就发到我家孩子手机上了!”
王凤英大娘家住红桥区湘潭东里,她口中的“小设备”,是一款安装在家中的红外线探测仪,实时连接天津“银发”智能服务平台,即时上传用户活动情况,用户不在家中也能及时“察觉”。这样的小设备还有很多款,譬如通过智能血压测量仪、智能手环,平台可以监测独居老人的血压、行走步数,有什么异常情况,就会第一时间自动发送短信给家庭成员和社区工作者。
利用智能科技做好民生服务,已经成为当下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抓手。“智能手段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服务速度上的。”湘潭道社区党委副书记姚瑶说。面对庞大的社区居民需求,只有7个网格员的湘潭道社区略显“吃力”。智能科技首先带来的就是工作效率上的提升,能更加高效地把为民服务落到实处。
效率的提升,一方面让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变宽,另一方面也让我们发现了更多服务触点。在天津,智能科技已触达生活的许多方面,从养老服务到社区问诊,再到办理证件,智能服务的覆盖范围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宽。我们既要利用好智能科技强大的“辐射”能力,让好服务抵达更多用户,也要充分考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让智能服务满足其不同需要。这也是一个将服务不断深化、提升的过程。
服务人民群众迈向更加美好的生活,本身就是智能科技的重要使命。但科技手段的普及,并不意味着“人工”的淡化和退出。看似高大上的智能科技背后,更需要真正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给予个性化帮助和支持,最大限度发挥科技潜力,从而满足人们对智慧生活的美好期待。
有了智能科技助力,永安道数字菜市场里的蔬菜瓜果从销售产地到时间,都可以扫码追溯,老百姓买得放心、吃得放心;在和平区南营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借助手机APP,就可以通过视频、语音等方式写医嘱、开药方,让患者足不出户也能享受便捷医疗服务……以人为本,用智能科技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够从细微处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智慧生活的“烟火气”,说到底是人情味,是服务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意。然而,科技只是手段,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在人。以科技为依托,以人民为中心,方能给这座城市带来更多温情。(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