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的自己更好看
越熟悉越喜欢 动态比静态美镜中的自己更好看
2019年08月20日14:17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丁思远
在童话《白雪公主》里,爱美的皇后每天都要照镜子,边照边问“谁是世上最美的女人”。日常生活中,爱美的女孩每天也要照镜子,甚至路遇任何会反光的物体都会凑过去照一照。之所以爱美之人都沉迷于镜子,而不是沉迷于自己的照片,是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镜子里的自己比照片里的自己好看很多。
原因之一是曝光效应。有研究发现,让一个人反复观看一些无意义的符号,会让他们更喜欢这些符号,即反复接触一样东西,熟悉感会令人产生喜欢的感觉,这就是曝光效应。平常我们会有意无意地照镜子,如果统计一下次数,你会发现照镜子的时间远比看照片的时间长。看得多,就更熟悉,越熟悉就越喜欢,曝光效应生效,所以我们倾向于认为镜子里的自己更好看。
冻脸效应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有时我们看剧看到精彩处,想截取视频中的画面,但每次暂停后都会发现,此人的静态形象没有视频播放时的动态图像好看。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罗伯特·博斯特和他的团队把这种静态脸相对动态脸没那么有吸引力的现象称为“冻脸效应”。之所以动态脸比静态脸好看,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大脑脸部识别系统本身就是为了加工动图的。在识别动态脸时,大脑会自动把在不同位置、不同侧面的同一张脸进行平均化。没有人的脸是完美的,我们在加工动态脸的时候会通过平均化这个过程自动忽略不完美的部分,而照片却可能把瑕疵固定下来。
此外,光环效应也在其中起作用。情人眼里出西施,父母眼中无丑儿。我们对一个事物的情感会影响对其的评价。例如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会无意识地产生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总感觉这个人各个方面都好,这就是“光环效应”。所以,当我们很喜欢和欣赏自己的时候,看自己哪里都特别可爱。所以,越自信的人越觉得自己好看。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去照镜子的时候是心情愉悦的,这时的自我评价比较高,所以看到镜子里的自己也是美的。如果你此时心境特别糟,镜子里那个自己就可能不及过去照片中快乐的自己好看了。
(责编:李轶群、杨迪)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想长寿腿不老 多读书揉耳朵、3动作做一做 一项研究发现,爱读书的人比不爱读书的人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研究人员指出,在长达数百页的阅读过程中,读者一直追随作者的思路、人物或情节,这种“深度阅读”所付出的智力努力让大脑一直保持活跃。此外,书籍还能增强“同情心、社会认知和情商”,这与延长寿命也有关系。【详细】
“冬病夏治”方法多 “三伏”时机别错过 夏季是养生的好时节。近年来,人们“未病先防”的养生意识逐渐提高,中医养生注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夏天,尤其是农历的三伏天,是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是调养人体阳气的最佳时机。【详细】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