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馆有风险,扎针灸需谨慎!
养生馆有风险,扎针灸需谨慎!
2019年07月16日15:08 来源:人民网-健康时报
近日张家口的崔先生在养生店针灸、拔罐时突然呼吸困难、脸色发黑,最终抢救无效死亡。经鉴定,崔先生系因针灸行为致双侧肺脏破裂继发双侧气胸,导致呼吸功能障碍死亡。
原来,崔先生因身体不适,在妻子的陪同到一养生店进行针灸理疗,过程中崔先生呼吸困难,脸色发黑,病情愈加严重,店主见状将其送往医院,后崔先生抢救无效死亡。
短短一个月,包括此次事故在内,已经发生4起因针灸操作不慎而引发气胸的悲剧。
治病救人的针灸为什么会导致伤亡?养生机构可以进行针灸类项目吗?
针灸不慎可致肺部“漏气”
“临床上,我们经常对学生强调‘腹部深有井,背部薄如饼’”, 中国医学科学院针灸学院副主任医师董峰告诉健康时报记者,腹部针刺地稍微深一点儿问题不大,但是背部尤其是脊背部的时候,针刺的角度、深度、强度要严格按照操作,一寸就是一寸,五分就是五分。如果不了解体质、病情就轻易施针,很可能就会针刺过深,就会引发气胸。
董峰介绍,肺壁非常薄,大概只有1mm,就像一个气球,里面充满气体。如果针灸操作者进针过深便会刺破肺壁,导致“肺漏气。胸腔内的气体增多,挤压肺脏,使肺部发生应急性萎缩,会导致呼吸障碍,严重可危及生命。
董峰表示发生气胸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很多患者像崔先生一样选择到没有医疗资质的养生店此类场所,操作人员的医疗资质无法保证,风险较大。二是如果在正规中医诊所发生气胸,医生进行不规范操作如隔着衣服针灸也会有气胸风险,另一方面患者自身可能在针灸时睡着翻身或站立靠墙而发生气胸。
“只要操作得当,气胸是可以避免的”,董峰提醒,患者应去正规医院找正规医师进行针灸,在针灸时应及时告诉医生扎针的感受,如果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据警方调查,为崔先生针灸的店主没有系统学习过医疗知识,在无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多次为顾客针灸。
而我国早已明令禁止在养生馆等保健场所进行针刺等创伤性理疗。
2018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非医疗机构开展“火疗”项目的复函》,复函中明确规定,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禁止使用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者危险性的技术方法,如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医灌洗肠等技术。
2018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及其人员不得从事医疗活动,不得使用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等”。
专家建议,在审批养生保健机构的开办时,要严格执行“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服务岗位人员应取得有关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开展的服务范围应与取得的资质相一致,同时应持健康合格证上岗”等规定。
本文参考资料:
①《燕赵都市报》2019-07-09《河北一男子针灸时呼吸困难,不幸身亡》
②《法制晚报》2018-06-29《谨防以养生之名行非法行医之实》
③《健康时报》2018-07-31《有些针灸,养生馆做不了!》
④《健康时报》2018-06-22《中医养生机构不能用针灸了》
(责编:郎?(实习生)、杨迪)
推荐阅读
想长寿腿不老 多读书揉耳朵、3动作做一做 一项研究发现,爱读书的人比不爱读书的人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研究人员指出,在长达数百页的阅读过程中,读者一直追随作者的思路、人物或情节,这种“深度阅读”所付出的智力努力让大脑一直保持活跃。此外,书籍还能增强“同情心、社会认知和情商”,这与延长寿命也有关系。【详细】
“冬病夏治”方法多 “三伏”时机别错过 夏季是养生的好时节。近年来,人们“未病先防”的养生意识逐渐提高,中医养生注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夏天,尤其是农历的三伏天,是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是调养人体阳气的最佳时机。【详细】
相关新闻
中医养生好处多 但要避免这3大养生误区!
中医养生有哪些讲究? 3大中医养生重点你应牢记!
合肥一男子针灸治疗时离世追踪:嫌犯无行医资质已被刑拘
通讯:中医针灸的乌干达传承人
拟明年发布针灸“工具包”
胸腔镜微创手术切除肺大泡让呼吸顺畅
谨防以养生之名行非法行医之实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征求意见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