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伤医杀医要避免“见惯不怪”
应对伤医杀医要避免“见惯不怪”
2019年12月26日08:25 来源:齐鲁晚报
大部分医患矛盾是基于双方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鉴于此,化解医患矛盾的关键就要建立和完善医患双方的信任基础
12月24日6时许,北京民航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杨某在正常诊疗中,遭到了一位患者家属的恶性伤害,致颈部严重损伤。事发后,虽经紧急救治,但是杨某终因伤势过重不幸去世。目前,犯罪嫌疑人孙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情也在进一步调查中。
有媒体报道称,孙某之所以犯下如此恶行,是因为他对杨某医术的不满意,认为他的亲属在杨某的诊治下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在行凶之前,他已多次向院方进行反映和投诉。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尚待警方的调查,但是无论什么原因,诉诸如此血腥暴力的手段,都失去了其正当性,任何理由都无法为孙某的暴行开脱,等待孙某的必然是法律的严惩。
杨某的不幸离世,使得医患关系再次成为了舆论场议论的焦点。近年来,因医患矛盾引发暴力伤医、杀医事件接连不断,就在两个月前,犯罪嫌疑人杨某某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肛肠科持刀对医生冯某某行凶,致冯某某不幸身亡。
暴力伤医、杀医事件频频发生的结果是,媒体和公众对这类事件越来越麻木。有人甚至表示“高兴”“杀得好”,这种现象无疑是不正常的,伤及了许多把“救死扶伤”作为职业理想的医疗工作者和学生的心。杨某去世后,有不少人在社交平台表示考虑要“改行”、“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不会让自己孩子学医”。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暴力伤医、杀医事件不应成为社会的顽疾。在杨某被袭后,一些知名医疗自媒体人提出医院应当在公共医疗场所实行安检。诚然,实施安检将会大大降低暴力伤害的等级,但对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太多用处。毕竟,安检只能查出刀具,但是不能阻碍拳头。此外,这种“严阵以待”的戒备与防范,还有可能刺激到患者,并引发对立情绪。
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防范暴力伤医事件还需要从消解医患矛盾入手。需要看到,大部分医患矛盾是基于双方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鉴于此,化解医患矛盾的关键就要建立和完善医患双方的信任基础,对于医疗纠纷的当事人,给予一个更多医疗信息获取的渠道,让这些患者有更多机会了解病情的实际情况。同时,需要给医患双方一个心理疏导的渠道,让双方可以平心静气地进行交流。
当然,医疗安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能仅仅靠医院独立完成,相关部门也要对每一次暴力伤医杀医行为重视起来,不能“见多不怪”、麻木不仁。一方面,要尽快查清真相,对案件中的最新进展要及时公布,让关爱医护人员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另一方面,要认真分析这些年暴力伤医事件的原因,从中找到医患冲突的爆点,是医疗体制上的原因就改革体制,是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就调控资源,从根源上排除对医护人员的潜在威胁。
总之,医患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对立的。患者罹患疾病,医生帮助患者,双方应当是同一条战壕的战友,而不是互相仇视的敌人。(本报评论员 朱文龙)
(责编:许晓华、李轶群)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看高血压是咋一步步弄坏心脏的 5种方法降血压 动脉血管内压力过高,心脏排血的阻力就会增大,久而久之会逐渐引起心室壁肥厚。之后,其运动会变的呆滞、不灵活、不协调,对心脏泵血功能造成影响,严重时可因心脏舒张能力变差导致心衰。【详细】
止打嗝、防老花、解腰痛 这些小窍门有大用 掐攒竹止打嗝。攒竹穴在面部,眉毛内侧眉头凹陷处。取坐位,双手放于桌上,双手拇指食指指尖立起,低头闭目,用力掐攒竹穴,由于指尖受力面小,局部很容易就会有酸胀感。每次坚持10秒钟,可轻轻放松一下,反复掐至少5次。【详细】
冬季热水泡脚有4大好处,但这5类人需谨慎 泡脚是中医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具有加快血液循环、刺激穴位、解乏散寒之功效,同时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帮助抵御各种疾病。【详细】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