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申院士:中国反流疾病诊疗联盟为患者带来治疗方案
李兆申院士:中国反流疾病诊疗联盟为患者带来治疗方案
2019年05月20日15:22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3月29日,在国家消化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中心、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学院的指导下,由中国工程院李兆申院士牵头的中国反流疾病诊疗联盟暨反流相关疾病高峰论坛在山东济南举行。
据了解,联盟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博士理事长的带领下,提高医生对反流疾病整体的诊疗能力,为患者带来满意的治疗解决方案。
国家有没有相关政策来助力这个联盟开展工作呢?“中国反流疾病诊疗联盟,什么叫反流疾病呢?就是胃里的东西反流到食管,引起的一系列疾病。通过国家支持和医生的专业要关注两大方向,一种方向是老百姓常见病、多发病,例如胃食管反流病。还有一种方向是大病和重病,例如脑血管、心梗,是重病,还有肿瘤是大病。过去大家对于反流疾病不重视,从诊断到数据,再到治疗都不规范。”李兆申院士介绍,联盟完全是由学术、医生、还有一些社会资源共同组织,得到了国家卫健委和中国医师协会等相关部门的支持。联盟旨在助力健康中国,使老百姓常见病、多发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那么,导致胃食管反流患者未达到理想的诊疗效果原因是什么呢?李兆申院士指出:胃食管反流病就是胃里面酸过多了,首先要搞清楚它的病因是什么,要从根本上治疗;其次是药物治疗,就是抑制胃酸,有些患者吃药一天就停药,病情反复。没有正规的规范化治疗,造成反复开药,效果也不好。
针对未来治疗的趋势问题,李兆申院士介绍:胃食管反流病是以症状为主的,不严重时任何人都可能出现的疾病。它有两大系统,一个是食管本身的病变,可以引起穿孔、出血、糜烂、烧心这些症状。另一个是同时还可能引起鼻子、眼睛、嘴巴、耳朵等出现症状。但是,完全可以用内镜根据酸对粘膜损害的程度,分析是有溃疡还是炎症。希望未来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更规范准确诊断,同时分析出轻度、中度和重度,以帮助医生更好更规范地对症治疗。
(责编:许心怡、杨迪)
推荐阅读
“网约护士”试点近三月 居家护理还需迈过哪些门槛? 打针、静脉采血、伤口换药……这些常见的医护服务以前必须到到医院或社区才能进行,对于失能人士或者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如果没有家人的帮助,还是很不方便。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网约护士”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只需动手点击手机APP,就可以享受便捷的护士上门服务。今年2月12日,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及试点方案,确定今年2月至12月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如今,距离通知颁布已有两个多月,试点工作有何进展,又面临哪些问题?【详细】
养成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 让你健康一辈子 几串葡萄能让皮肤更细腻,一杯绿茶能让头发更浓密。英国《魅力》杂志近日发布的《人体修复食谱》指出,某些食物能够让你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完美。【详细】
相关新闻
“2019 年胃食管反流病宣传周”正式启动
身体有这4个异常 说明心脑血管疾病离你很近
2019齐鲁消化高峰论坛在济南举行
中国反流疾病诊疗联盟成立大会暨反流相关疾病高峰论坛在济南举行
相机装在“药丸”里 云南可开展无创无麻醉胶囊内镜检查
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应如何治疗比较好?
牡丹江:推进分级诊疗 提升市民就医“满意度”
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将启动 增选总名额将不超过80名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