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积滞 分“虚”“实”食疗效果好
宝宝积滞 分“虚”“实”食疗效果好
2019年11月01日09:45 来源:广州日报
积滞是宝宝的常见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胡小英主任医师指出,这是因为小儿脾胃功能尚不健全,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差,正常肠道菌群尚未建立,胃肠动力功能易于紊乱。另外,宝宝生长发育较快,所需营养精微需求较成人多,脾胃运化功能负担较重。饮食不当,比如进食过多肥腻的食物,很容易损伤脾胃,导致积滞。不少父母想通过食疗来帮宝宝调养。不过,小儿积滞也有寒热虚实之分,得在辨证的基础上先分清“虚”“实”再对证调养。
宝宝积滞,胃口变差,父母很着急,希望能通过食疗帮助调养。对此,胡小英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说,小儿积滞也有寒热虚实之分,如果宝宝肚热腹胀,按压有疼痛感,夜里容易烦躁口渴,大便酸臭、小便发黄,且舌质红、苔黄厚腻的,属于实证热证;如果宝宝腹冷而胀,面色萎黄,神疲乏力,不思饮食,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唇舌淡白、苔白厚腻,则是虚证寒证。
想通过食疗来帮积滞的宝宝调理,建议还是先找专业的儿科中医生辨证。下面几道简易食疗方,在分清宝宝积滞的“虚”“实”之后可适当选用,帮助对证调养:
积滞实证食疗方
1.白萝卜鸭肾汤
材料:白萝卜500克,鲜鸭肾1~2个,蜜枣1~2枚。
做法:白萝卜切成小块,鸭肾剖开,保留鸭内金,去污物洗净。上述食材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煲1~2小时,调味即可。
作用:健胃消食,去积化痰。
2.消食猪横?汤
材料:麦芽20克,谷芽20克,山楂5克,云苓20克,猪横?50克,蜜枣2枚。
做法:猪横?飞水去血腥味。上述食材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煲1小时,以少许食盐调味食用。
作用:健脾祛湿,助消化。
3.鸡内金粥
材料:鸡内金6克,陈皮3克,大米30克。
做法:大米淘洗干净,下锅煮沸,水沸后加入鸡内金、陈皮,一同煮粥。
作用:消食行气。
4.马蹄粥
材料:马蹄150克,大米30克。
做法:马蹄去皮,磨碎备用,先将大米加适量清水煲粥,待粥将成时,加入马蹄碎,开煲至粥好,以少量盐或糖调味后食用。
作用:开胃消食,清热利尿。适用于小儿积滞,食欲不振,口干渴,小便短黄。
积滞虚证食疗
1.参术鸭肾汤
材料: 党参9克,白术6克,云苓15克,陈皮1克,鲜鸭肾1~2个,大枣3枚。
做法:鲜鸭肾剖开,保留鸭内金,去污物洗净,大枣切开去核。以上食材连同鸭内金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煲1小时即可。
作用:健运脾胃,祛湿导滞。
2.消食鸡蛋羹
材料:山药、茯苓、生麦芽、山楂各15克,共同研成粉末,备用。鸡蛋若干枚,盐、酱油、香油适量。
做法:每次取5克细末,加鸡蛋1枚,清水适量,盐少许,搅拌调匀后上笼蒸熟,出锅后加入少许酱油、香油调味即可。
作用:消食开胃,适用于积滞虚实夹杂的患儿。(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高烁烁、欧阳学认、张秋霞)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健脾消食常吃5种酸性食物 醪糟能健胃益肺 醪糟由熟糯米发酵而来,是我国很多地区的传统特色美食,又名酒酿、酒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伏汁酒,米酵子等。我国古代就有“人参补气,米酒养人”的说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米酒可止痛去积,暖胃健脾,多唾温心,常饮可使皮肤润滑有光泽。”中医典籍《神农本草经疏论》记载:“醪糟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利,则中自温;温能养气,气顺则身自多热,脾肺虚寒者宜之。”因此,醪糟被很多人视为老祖宗留下的好食物。【详细】
肌肉锻炼降低癌症风险 滋阴补肾常按这穴位 人到中年,身体肌肉的数量和质量开始逐渐减少,到老年后,肌肉的力量越来越小。除了心肺耐力锻炼之外,肌肉力量的练习也很重要,它是长寿的重要因素。近日,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强化肌肉锻炼有助预防癌症,可降低两成癌症的死亡风险。【详细】
相关新闻
宝宝脾胃好才能更健康 3个判断小技巧家长需掌握!
山楂、麦芽、神曲帮你轻松消食
冬天喝白萝卜牛腩汤 理气消食暖身
肺炎可以食疗吗? 肺炎患者有哪些东西不能吃?
清热化痰开胃消食 吃白萝卜有5大功效
春节期间吃得腻 泡杯山楂决明荷叶茶消消食
消食下气化痰利尿 推荐白萝卜猪骨汤
专家推荐陈皮老鸭煲冬瓜滋阴又消食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