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防湿邪在体内游走
小满,防湿邪在体内游走
彭玉清
2019年05月21日08:47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5月21日是小满,是进入夏季后第二个重要的节气,标志着闷热、潮湿的酷夏即将来临。从中医角度看,小满后自然界中阳气充足,养生要格外做好祛湿热、防皮肤病的准备。
小满时节气温持续升高,雨水开始增多,此时闷热与潮湿并行,容易使湿热困于体内。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易损脾胃、伤阳气,如果一旦再跟寒、热、风、暑等外邪相联合,极易形成“寒湿、热湿、风湿、暑湿”,这些外邪在身体中到处游走,会诱发多种疾病。中医临床发现,很多哮喘、心脑血管疾病甚至肿瘤的发生,都与湿邪有关。加上这个季节人们喜欢吃点“凉口”,更易导致脾胃受损产生腹泻等症状。因此,此时饮食宜热食,不可过于贪凉。同时多摄入有健脾、和胃、利湿的食物,如山药、冬瓜、米仁、莲子、丝瓜,以及辛味芳香食物,如茼蒿、蒿子杆、芹菜、香菜、生姜等。另外,坚持适量运动,跑步、游泳、瑜珈、太极等活动有助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可加速湿气排出体外。日常起居也有注意事项,比如下雨天应减少外出,不慎淋雨及时更换衣物,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保持房间干燥,多开窗通风。
此时节也是皮肤病的高发阶段,如风疹、湿疹等,可感皮肤瘙痒。中医认为,这多与素体湿盛,郁于肌肤,复感风热或风寒,与湿相搏,郁于皮毛肌肤腠理之间所导致。也有过食肥甘,脾胃不和,湿热蕴结,郁于肌肤而发病。若出现皮肤病等问题,建议饮食应以清淡清爽为宜。平时就有皮肤过敏者,除饮食忌口外,还要注意室内环境清洁,避免蚊虫叮咬,远离新居装修等。
(责编:李轶群、杨迪)
推荐阅读
“网约护士”试点近三月 居家护理还需迈过哪些门槛? 打针、静脉采血、伤口换药……这些常见的医护服务以前必须到到医院或社区才能进行,对于失能人士或者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如果没有家人的帮助,还是很不方便。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网约护士”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只需动手点击手机APP,就可以享受便捷的护士上门服务。今年2月12日,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及试点方案,确定今年2月至12月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如今,距离通知颁布已有两个多月,试点工作有何进展,又面临哪些问题?【详细】
养成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 让你健康一辈子 几串葡萄能让皮肤更细腻,一杯绿茶能让头发更浓密。英国《魅力》杂志近日发布的《人体修复食谱》指出,某些食物能够让你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完美。【详细】
相关新闻
初夏时节为什么不能多喝冷饮?初夏养生要这么做
国医大师路志正:大病预防先除湿
祛湿分寒热:寒湿揉丰隆穴 湿热按阴陵泉
春季马上过去了 你知道谷雨时节该如何养生吗?
拔罐可治腰痛吗?专家:拔罐祛除湿邪可止痛
湿气太重该如何调理?
不同体质祛湿,究竟怎么喝凉茶?
不良习惯让湿气缠身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