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刘靖助学助困十余年 被评为“天津好人”
内容提要:43岁的刘靖是河东区第八幼儿园的一名普通幼儿教师。十余年来,刘靖在做好教学工作之余,一直助学助困,资助本市和河北省、贵州省等省市的困难家庭孩子。当有儿童、老人走失或突发急病时,刘靖也曾多次伸出援手。
天津北方网讯:43岁的刘靖是河东区第八幼儿园的一名普通幼儿教师。十余年来,刘靖在做好教学工作之余,一直助学助困,资助本市和河北省、贵州省等省市的困难家庭孩子。当有儿童、老人走失或突发急病时,刘靖也曾多次伸出援手。十几年来,她用始终如一的坚守传递爱心,用付出、担当和责任,为需要帮助的人插上了“希望的翅膀”。近日,刘靖被评为“天津好人”。
帮扶助学
20多年前,刘靖成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家到我这一辈,五代人都是老师。”刘靖说,她的父亲是一位将助人为乐视为己任的人,她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也开始把助人为乐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十几年前,她带着孩子利用假期多次到河北省等地的山区慰问、帮扶当地困难家庭和失学儿童。从那时起,刘靖就开始走上公益之路。记者了解到,目前刘靖同时资助着4个困难家庭的孩子,不算逢年过节寄去的新衣服、文具等花销,每年资助这些孩子的生活费达1万元。至今,刘靖已经向4个孩子资助生活费近7万元。
其中,家住贵州省毕节市的一对兄妹,是刘靖最关心的。几年前,刘靖和志愿者一起去贵州走访,结识了这对生活困难的兄妹。“孩子的父母都没了,一家人全靠着年迈的奶奶上山采药卖钱为生。”刘靖说,兄妹俩每天上学都要走一个半小时的山路,生活和学习条件十分艰苦,随时都可能辍学。为了帮助这对兄妹,刘靖除了在经济上给予资助外,每个月还会和兄妹俩通信,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3年前,刘靖还组织幼儿园的家长和孩子们成立了“希望之翼”爱心社团,多次带领爱心社团的大小团员们为山区的失学儿童捐赠书籍、衣物、学习用品等,用爱为孩子们搭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让他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享新时代美好生活。
守护天使
幼儿园副园长孙金慧告诉记者,刘靖不仅多年坚持助学助困,而且每当遇到有孩子走失、有老人摔倒的时候,她也总是及时伸出援手。有一次,刘靖带着孩子一起去苏州旅游时,在景区的人流中帮助一位小男孩找到了父母。
刘靖回忆说,那天晚上,她带着孩子正在游人如织的景区中游玩。当她走在人群中时,突然发现有一个三四岁的男孩一边哭一边独自在人群中逆行。刘靖上前询问,但小男孩的一口方言让刘靖一句也听不懂。刘靖意识到,这个孩子应该是和家长走散了,便守着男孩站在原地,因久等不来,刘靖只好报警求助,并抱着那个孩子来到景区服务中心,通过景区广播继续寻找孩子的家长。当晚从10时到11时30分,刘靖一直紧紧地抱着那个孩子,孩子的情绪也逐渐稳定下来,最后在她的怀里沉沉地睡着了。最终,刘靖等来了孩子的父母,她终于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深深地舒一口气后悄悄地离开了。
记者了解到,多年来,刘靖曾先后帮助过6个走失的儿童找到了他们的家长。有人曾好奇地问,为什么刘靖经常会遇到走失的儿童呢?“可能是我干了一辈子幼儿教育工作,对孩子比较关注,也比较了解孩子吧。”刘靖说。
伸出援手
喜欢孩子的刘靖,对老人也特别关心。几年来,刘靖曾先后4次偶遇到老人在路上突发急病倒地的情况。每一次,她都是不假思索,立即伸出援手。
去年冬天,一次在中午回家吃饭的路上,刘靖在凤岐东里附近看到一位大爷突发急病,鼻孔流血。“那位老大爷当时和我迎面而行,当他走到我身边时,我感觉到老人的状态不对。”刘靖回忆道,她回头时正好看到老人向后倒下,她下意识地一把将老人抱住,老人才没有摔倒在地。曾经接受过专业急救培训的刘靖,看到那位老人已经说不出话了,手也动弹不得,就让老人平躺在地上,解开老人的衣领,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救护车赶到后,刘靖向急救人员介绍了老人的情况,并跟车一起赶到医院。在3个小时的抢救过程中,刘靖始终守在抢救室门外。当那位老人经抢救转危为安后,她才放心地离开了医院。一个月后,那位老人出院,并与家属一起来到幼儿园向刘靖表示感谢,还拿出数万元现金作为酬谢,被她婉言谢绝。
也曾经有朋友劝刘靖,下次再伸出援手帮忙时,最好用手机录个像,保存个证据。“如果因为拿手机录像而耽误了抢救,我不能原谅自己。”刘靖说。孙金慧说,大家对刘靖的评价都特别高,她用自己的善行善举,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在孩子们的心里埋下了爱的种子。(津云新闻编辑李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