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小视外卖食品浪费
近日,国务院食安办、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公告,督促生产经营者落实反食品浪费法律规定,依法严厉查处各类浪费食品的违法违规行为。公告要求,餐饮外卖平台要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理性消费,向社会释放出像线下反食品浪费一样狠抓线上反食品浪费的信号。
在堂食等传统消费场景中,消费者可对食物的成分、分量等信息产生直观感受,也可根据消费惯例、经验以及商家的菜品展示、容器或双方的信息沟通来作出判断,而且商家可根据消费者的点菜情况实时进行提示、劝导。但在外卖线上点餐消费模式中,不少消费者不太清楚一份外卖的量到底有多大、够不够吃,点了外卖之后才发现吃不了,就可能造成食物浪费。另外,一些消费者对外卖的口味、制作工艺等不了解,接单后才发现不符合自己的口味,也可能会造成浪费。
截至2020年底,我国外卖总体订单量达到171.2亿单,外卖市场交易规模达到8352亿元,外卖用户规模已接近5亿人。显然,外卖点餐环节的餐饮浪费问题不容小觑,只有及时有效遏制外卖浪费,才能形成反食品浪费的责任闭环,实现反食品浪费机制的全覆盖。这就要求餐饮服务经营者和餐饮外卖平台认真学习和落实好反食品浪费法有关规定,在平台页面上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分量、规格或者建议消费人数等信息,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只有餐饮服务经营者和餐饮外卖平台多承担信息公开和提示责任,与消费者高效沟通,才有助于消费者作出合理判断,更好防止出现食品浪费。
从这个角度讲,此次五部门瞄准外卖浪费问题,督促餐饮服务经营者和餐饮外卖平台履行有关法律义务,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点,有利于减少外卖领域的食品浪费。同时,外卖平台也须积极作为,为客户点餐把好节约关,把指导或引导消费者节约用餐作为平台应尽的社会责任。(李英锋)
相关推荐:
- [互联网]联发科 6 月销售额 477.6 亿新台币,营收增长 88.9%
- [互联网]国家药监局:我国已有 22 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 [互联网]不同平台预订同天同房型酒店 为何价格有差异?
- [互联网]4G 资费下降太快,中国台湾地区 5G 商用一周年用户普及率低
- [互联网]京津冀消费活力足 更多“老字号”品牌正走向全国
- [互联网]Sensor Tower:《精灵宝可梦 GO》全球收入已超 50 亿美元,吸金能力强悍
- [互联网]【21财经客户端】南财号项目
- [互联网]华为海思发布 2022 届应届生招聘公告:加入我们,拖着世界往前走
- [互联网]Facebook 要求撤销关于侵犯用户隐私的诉讼:荷兰法院拒绝
- [互联网]深圳制定人工智能领域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