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智能大会“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论坛”举行
内容提要:从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论坛”获悉,目前天津市已基本完成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布局和机构整合,汇聚了以高层次领军人才为核心的多个专家团队,在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方向产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和高显示度的科技成果,具备了向更高水平冲击的扎实基础。
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
天津北方网讯:从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论坛”获悉,目前天津市已基本完成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布局和机构整合,汇聚了以高层次领军人才为核心的多个专家团队,在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方向产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和高显示度的科技成果,具备了向更高水平冲击的扎实基础。
昨日,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论坛”在大会主会场及天津大学分会场举行。来自高校、智能行业企业的学者专家及师生围绕“人工智能+教育”深入研讨,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产教融合、推进人工智能发展、提升协同育人能力,集结智慧,凝聚共识。
据悉,天津市已有6所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11所本科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领域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本科专业。近年来新设置的“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医学工程”“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等专业有效支撑了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同时以新工科建设为牵引,探索“人工智能+X”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人工智能向更多相关学科渗透融合。在市级层面“双一流”建设中,共遴选认定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一流学科15个、特色学科群15个;在天津市第五期重点学科建设名单中,涵盖人工智能领域相关学科47个。
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起步较早的天津大学,目前已在智能机器人、智能电网、无人驾驶汽车、脑机交互等研究领域与世界同步。同时,在认知计算、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语音信号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核心理论方面也有长期的积累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深入推进,天津大学启动了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第一个校级引导平台。2020年,凝练形成了天大特色的“人工智能+”多学科交叉发展路径。大会期间,天津大学秉承“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理念,参展的12项智能科技展品,涵盖了计算机、软件、自动化、控制、建筑、环境、电气、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电力、医疗、物流、环保等国计民生的诸多方面。(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相关推荐:
- [互联网]联发科 6 月销售额 477.6 亿新台币,营收增长 88.9%
- [互联网]国家药监局:我国已有 22 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 [互联网]不同平台预订同天同房型酒店 为何价格有差异?
- [互联网]4G 资费下降太快,中国台湾地区 5G 商用一周年用户普及率低
- [互联网]京津冀消费活力足 更多“老字号”品牌正走向全国
- [互联网]Sensor Tower:《精灵宝可梦 GO》全球收入已超 50 亿美元,吸金能力强悍
- [互联网]【21财经客户端】南财号项目
- [互联网]华为海思发布 2022 届应届生招聘公告:加入我们,拖着世界往前走
- [互联网]Facebook 要求撤销关于侵犯用户隐私的诉讼:荷兰法院拒绝
- [互联网]深圳制定人工智能领域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