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获国际授权 维护工业互联网标识专属国际数据标识符
中国信通院获国际授权 维护工业互联网标识专属国际数据标识符
近日,国际组织数据标识符管理委员会(Data Identifier Maintenance Committee, DIMC)正式批准工业互联网标识专属国际数据标识符(DI)“15N”并授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负责管理和维护,官方定义为:“15N代表工业互联网标识,由中国信通院控制并维护,用于中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DIMC是数据标识符列表的全球唯一管理机构,目前委员会由美国、欧洲、中国等国专家构成。此次“15N”的批复是DIMC首次授予中国单位DI管理权限,体现出国际标识产业界对于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认可,同时对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国际化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DI是由DIMC负责维护的一套在国际供应链中广泛应用的数据结构体系,并由ISO/IEC 15418引入到ISO/IEC标准层面。ISO/IEC 15418标准定义两个数据结构体系,分别为:应用标识符(Application Identifier,AI),主要用于GS1系统;以及数据标识符(Data Identifier,DI),目前用于国际健康产业商务通信编码(HIBC)、欧洲医疗产品编码(PPN,由国际组织IFA维护)等多个国际重要标识体系,在国际供应链产业认可度很高。此次中国信通院获批的N序列DI为行业综合界定符,目前已批准的包括美国国防部编码(6N)、欧洲药品编码(9N)等多个标识体系,如(9N)11 1234567842,其中“11”代表注册机构代码,“1234567842”代表注册产品编码,此数据结构均由DI“9N”定义。
此次获批后,中国信通院将结合2020年授权的国际发码机构代码VAA,研究基于ISO/IEC 15459、ISO/IEC 15418等国际标准的融合编码,明确“15N”与VAA的结合方案,组成“界定符+唯一编码”的唯一标识数据结构,同时发挥“15N”允许采用“*”、“/”、“!”、“(”、“)”、“.”、“-”、“+”等特殊字符的扩展性强的优势,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在更多行业、更多场景的应用。同时,工业互联网标识专属国际数据标识符的获取也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在全球的推广和使用。
(责编:杨虞波罗、吕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推荐:
- [互联网]联发科 6 月销售额 477.6 亿新台币,营收增长 88.9%
- [互联网]国家药监局:我国已有 22 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 [互联网]不同平台预订同天同房型酒店 为何价格有差异?
- [互联网]4G 资费下降太快,中国台湾地区 5G 商用一周年用户普及率低
- [互联网]京津冀消费活力足 更多“老字号”品牌正走向全国
- [互联网]Sensor Tower:《精灵宝可梦 GO》全球收入已超 50 亿美元,吸金能力强悍
- [互联网]【21财经客户端】南财号项目
- [互联网]华为海思发布 2022 届应届生招聘公告:加入我们,拖着世界往前走
- [互联网]Facebook 要求撤销关于侵犯用户隐私的诉讼:荷兰法院拒绝
- [互联网]深圳制定人工智能领域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