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提醒:疫情期间警惕冒充卫健委电话诈骗
时间:2021-01-14
近日,新冠疫苗接种成为关注焦点,一些不法分子乘机实施诈骗,主要诈骗方式有三种:引诱性链接,社交群交费,冒充公检法诈骗。广州反诈中心监测发现,冒充疫情防控中心、卫健委、老师要求交钱接种疫苗的骗局零星出现。所幸的是,目前暂时无人受骗。
套路一:引诱性链接,别点
骗子冒充疾控中心散发“交费接种新冠疫苗”的短信,其中包含引诱性链接,也就是钓鱼网站,一旦点击,切勿输入个人信息、银行卡号、密码及手机验证码。
套路二:社交群交费信息,别转账
“老师、亲友、同事、领导”等熟人在社交群收到的交费打疫苗信息,在未核实对方身份前,切忌转账。
套路三:陌生号码来电,别信
1月9日,群众举报称接到“广东省疫情防控中心”的电话,对方称有人使用其个人信息登记打疫苗,指引前往防控中心拿回执号和删除记录。
1月10日,群众举报称接到“广东省疫情防控中心”的电话,对方称其手机非法散播新冠疫苗信息。
1月11日,群众举报称接到“卫健委”来电,对方称其手机号码涉嫌发布贩卖假新冠疫苗的信息,要求其前往广州市公安局核查。
警方提醒,这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骗子冒用广东省疫情防控中心、卫健委去电受害人,再以各种名头给受害人扣上“涉嫌新冠疫苗违法犯罪”的帽子。然后,主动将受害人的电话转接至“公安局”,其实只是骗子互通内线的戏码。最终,对方会以“清查资金”诱导受害人转账。(全媒体记者李栋 通讯员公新文)
相关推荐:
- [互联网]联发科 6 月销售额 477.6 亿新台币,营收增长 88.9%
- [互联网]国家药监局:我国已有 22 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 [互联网]不同平台预订同天同房型酒店 为何价格有差异?
- [互联网]4G 资费下降太快,中国台湾地区 5G 商用一周年用户普及率低
- [互联网]京津冀消费活力足 更多“老字号”品牌正走向全国
- [互联网]Sensor Tower:《精灵宝可梦 GO》全球收入已超 50 亿美元,吸金能力强悍
- [互联网]【21财经客户端】南财号项目
- [互联网]华为海思发布 2022 届应届生招聘公告:加入我们,拖着世界往前走
- [互联网]Facebook 要求撤销关于侵犯用户隐私的诉讼:荷兰法院拒绝
- [互联网]深圳制定人工智能领域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