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祖国的召唤和人民的需要,践行科技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
——记“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团”专家刘浩
今年9月份,在北京举行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台名为“灵采”的咽拭子采样机器人在公共卫生防疫展区“C位”亮相,格外吸睛。
它的上半身是个透明玻璃箱,机器人手臂在里面“优雅”地捏着一根棉棒。采样时,机器人手臂从玻璃箱窗口伸出来,完成咽拭子采样后,再把棉棒保存到试管里。整个采样过程不到两分钟。
这已经是“灵采”二代,一代早在今年2月,就已被研发出来,而“灵采”咽拭子采样机器人研发团队的负责人,正是由中国自动化学会牵头组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团”专家刘浩教授。
和机器人打了15年交道,刘浩教授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贡献科技工作者的力量。刘浩教授也用实际行动,彰显了科技服务团真正“以需求为导向”,服务祖国和人民的召唤。
一、疫情肆虐,勇敢逆行
年初,新冠疫情在国内爆发之初,全国抗击疫情形势严峻。咽拭子是诊断新冠病毒感染者最主要方法采样方法。但是咽拭子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须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患者咳嗽、用力呼吸等可产生大量飞沫或气溶胶,具有较高交叉感染的风险。而且,采集咽拭子过程因不同级别的医务人员水平的差异、心理的畏惧、咽拭子采集操作的不规范致拭子质量的差异容易出现假阴性,影响对病情的判断。
截至2月11日的全国报告数据显示,在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诊治服务的422家医疗机构中,共有3019名医务人员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1716名,5人牺牲。
如何保护医护人员?如何提升咽拭子采集效率和质量?摆在了战斗在抗疫一线的钟南山院士团队的面前。此时,刘浩教授主动对接钟南山院士团队,联合提出了智能化机器人咽拭子采样的解决方案并立即开展了研发工作。
“夜以继日,争分夺秒,自己作为志愿者测试机器人性能。疫情期间,买不到专门的采样工具,就用雪糕棒和棉签对着自己的鼻咽做测试。”刘浩回忆。
疫情就是命令。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团队高强度推进下,机器人样机就做出来了。面对肆虐的疫情,刘浩带领团队勇敢逆行,携机器人进入广州,并将研发和测试地点设在一线医院内部,更加紧张的推动研发工作。
二、在疫区病房昼夜奋战
到了广州,刘浩和同事的工作地点,就是新冠病毒聚集地——医院的呼吸科病区。身穿防护服,刘浩团队和医护工作者一样,每日穿梭于病房、发热门诊。为了询问受试者使用感受,研发人员必须近距离接触患者。这种时候,刘浩都带头冲在最危险的一线。
高强度的工作,加上防护服的憋闷,团队成员曾一度体温升至37.3℃,并且出现胸闷、咳嗽等症状。
“作为科研攻关小组的领队,我顶着巨大的压力,但是,责任和决心更大。我们团队当时的信念就是,一定要把采样机器人尽快做出来。”刘浩表示。
2月28日,咽拭子采样机器人首次上场,采集了52例志愿者、共计144份的生物学样本。临床试验显示,采样一次成功率大于95%,并与人工采样效率相当。
3月8日,咽拭子采样机器人首次完成红区内新冠病毒确诊患者的生物样本采集,随后在发热门诊开展20余例的发热患者筛查。通过实际临床充分验证了机器人采样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采样机器人能够利用低于医务人员平均操作力量实现有效的采样且采样力度均匀、稳定可靠,同期多例手工未获得有效样本。
3月13日,钟南山院士在新闻发布会上对刘浩团队的科研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咽拭子采样机器人相比常规人工采样能够保护采样人员,采样更具规范性,取样真实性增加。
首战告捷,刘浩并未停下脚步。3月底,刘浩返回沈阳,和团队继续优化设计,将“灵采”升级为2代:更适合大规模定点采样,不需要患者自助操作,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可用于医院、社区、机场、海关等公共场所。
三、祖国的召唤和人民的需要:科技工作者使命担当
疫情并未结束,“灵采”还在迭代。紧张忙碌的科研工作之余,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团”的专家,刘浩积极参与科技服务团的各项工作,青岛、宝鸡、深圳......都能看见刘浩活跃在科技服务团工作的第一线。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无论是参与抗疫,还是参加科技服务团工作,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感,二是自己的专业积累。”刘浩表示。
在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指导下,由中国自动化学会牵头组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团”,依托学会深厚的智力资源,在郑南宁院士的带领下,聚集一大批机器人、智能制造、智能车、数字孪生技术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服务疫情防控、地方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等方向。
科技服务团,凝聚着无数个刘浩这样的科技工作者,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响应党中央号召,响应祖国的召唤和人民的需要,践行科技服务团的使命价值——科技为民、科研为国。
【广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您对该稿件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与我们联系,联系方式:hyzixun@126.com,我们将尽快给您回复。)相关推荐:
- [互联网]联发科 6 月销售额 477.6 亿新台币,营收增长 88.9%
- [互联网]国家药监局:我国已有 22 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 [互联网]不同平台预订同天同房型酒店 为何价格有差异?
- [互联网]4G 资费下降太快,中国台湾地区 5G 商用一周年用户普及率低
- [互联网]京津冀消费活力足 更多“老字号”品牌正走向全国
- [互联网]Sensor Tower:《精灵宝可梦 GO》全球收入已超 50 亿美元,吸金能力强悍
- [互联网]【21财经客户端】南财号项目
- [互联网]华为海思发布 2022 届应届生招聘公告:加入我们,拖着世界往前走
- [互联网]Facebook 要求撤销关于侵犯用户隐私的诉讼:荷兰法院拒绝
- [互联网]深圳制定人工智能领域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