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 "互联网+物流"成走私贩毒主要方式
“6·26”国际禁毒日将近,天津海关发布了2020年上半年打击毒品走私工作中发现的新特点:今年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进口快件数量大幅低于去年同期,但查获的毒品快件数量却同比增长了90%。不法分子走私贩毒手段不断升级,“互联网+物流”成为走私贩毒活动主要方式。
截至目前,今年天津海关共查获34件走私毒品包裹,均来自机场口岸快件进境渠道,其中查获冰毒1185.92克,可卡因3.83克,大麻植物4796.74克,大麻烟油23支,大麻膏34.28克,海洛因0.39克,麻古1.76克,“邮票”(LSD新型毒品)10张。截至6月20日,天津口岸在每10万件进境快件内查获毒品1.27件,较去年同比增长90%。
天津海关行邮监管处副处长李旭分析,从查获的毒品种类看,进境毒品种类花样翻新,走私毒品种类从传统毒品向新型毒品、“软毒品”转移,各类新型毒品、“软毒品”由于包装新潮、宣称无成瘾性无危害,更易使人特别是青少年放松警惕。
李旭提醒,对快递地址为自家商铺或住址的不明快件,特别是外籍客户或陌生人委托代收的不明快件,切忌代人签收,发现违法线索应及时举报。
与此同时,走私方式出现了明显的由“人肉带货”向寄递方式转变的特点。走私分子普遍通过在食品、保健品等物品中夹藏的手段分散寄递,迷惑性较强。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物流寄递等新业态的迅猛发展,不法分子越来越多地应用现代技术手段。
天津海关缉私局局长孙旭东表示,面对依然复杂的毒品走私形势,海关将不断加强大数据分析,精准防控,“在国门一线堵源截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相关推荐:
- [互联网]联发科 6 月销售额 477.6 亿新台币,营收增长 88.9%
- [互联网]国家药监局:我国已有 22 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 [互联网]不同平台预订同天同房型酒店 为何价格有差异?
- [互联网]4G 资费下降太快,中国台湾地区 5G 商用一周年用户普及率低
- [互联网]京津冀消费活力足 更多“老字号”品牌正走向全国
- [互联网]Sensor Tower:《精灵宝可梦 GO》全球收入已超 50 亿美元,吸金能力强悍
- [互联网]【21财经客户端】南财号项目
- [互联网]华为海思发布 2022 届应届生招聘公告:加入我们,拖着世界往前走
- [互联网]Facebook 要求撤销关于侵犯用户隐私的诉讼:荷兰法院拒绝
- [互联网]深圳制定人工智能领域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