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 #原创# 老坛新酒:关于苹果 iCloud 的小科普
说明:#原创# 标签为IT之家在IT圈所设的投稿栏目,具体投稿规则点此查看。
前言
预计阅读时间:10 分钟
自乔布斯在 2011 年发布 iCloud 至今,这项🍎传统服务已经有了近 9 年的历史。楼主在 2020 年回顾 2011 年的产品,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 9 年来,iCloud 迭代了许多版本,其功能相比发布之初有了不小变化,但这些新特性常被新系统、新硬件夺去了热度;
• 9 年来,苹果用户不断增长,iCloud 这坛老酒对不少网友而言仍是新酿。"什么是 iCloud?要不要给 iCloud 扩容?",此类问题在各大论坛仍很常见。
楼主觉得,站在 iOS 13、macOS Catalina 以及 WWDC 2020 这个特殊节点,重新审视苹果 iCloud 服务是件很有价值的事。本帖将介绍 iCloud 的以下角色:
1. 作为电子邮箱,实现类似 Microsoft Exchange 的同步功能;
2. 作为云盘,实现类似百度网盘的分享功能;
3. 作为iWork 插件,实现类似 Office 365 的办公功能;
4. 作为控制终端,一手掌握您所有的苹果设备。
本帖以楼主的亲身体验为主,概括了 iCloud 更新至今的主要功能。如果家友寻求最详尽的 iCloud 技术介绍,可以阅读官方出品的《iCloud 使用手册》。本帖中使用了一些动图,如果遇到加载较慢的图片,还请您等待 10 秒钟,非常感谢!🙏
什么是 iCloud?
我先排除几个错误答案:iCloud 不是 Onedrive 这类在线存储,不是 Google Photos 这类云端照片,更不是🍎拿来骚扰用户的系统弹窗。按乔布斯的话说,iCloud 是加强版的推送服务,是实现苹果全家桶"连续互通"的核心组件。
为什么称 iCloud 为"推送服务"呢?这可以从它的发展历程中找到答案。
• 2000 年,顺应拨号上网的热潮,苹果推出了自乔布斯回归后首个在线服务 iTools,以满足 Mac 用户收发邮件、云端存储等基本网络需求;
• 2002 年,个人信息逐步电子化,苹果向 iTools 中加入了"电子日历""电子相册"等实用功能,并将该服务更名为 .Mac;
• 2008 年,互联网与工作生活高度融合,日历、邮件、通讯录这办公老三样不再依赖纸张,而转移到线上;其次,以 iPhone 为代表的智能手机横空出世,移动办公的大趋势开始显现。苹果为了对标友商微软的 Exchange,也为了照顾 iPod、iPhone 等移动平台的云端体验,便强化了 .Mac 的办公属性,并将业务范围扩展至手机,这就有了 MobileMe;
• 2011 年,iPod、iPhone、iPad 三条产品线均取得成功,同时拥有多台苹果设备的用户越来越多。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假如张三购买了周杰伦的新歌《Mojito》,他外出时想用iPhone听歌,办公时想用Mac听歌,上床时想用iPad看 MV,张三就得将《Mojito》分别导入三台设备,很是麻烦。为了实现手机、平板、电脑间的无缝衔接,苹果扩大了 MobileMe 的数据同步范围,并将这项服务更名为 iCloud。
系统自带的同步服务并不是新鲜事。比如国产安卓系统的先驱者 MIUI,早在 2012 年就开始提供"小米云服务"。该服务让登陆同一小米账户的设备可以获取最新的联系人、短信等系统应用中的资料。
但是,移动设备之所以欣欣向荣,第三方开发者提供的优质 App 才是竞争力所在。苹果希望,所有 iOS、macOS 的 App都能加入到系统级的同步中来,而同步的过程要让用户难以察觉,最好像邮箱一样,一旦有新邮件进来,所有苹果设备都能立刻收到消息。要把"同步"做到与"推送"一样即时。
▼ 动图:iPad 上打字,iPhone 上实时显示(软件:熊掌记🐻)
所以,iCloud 可被看作是"邮件服务器",适配了 iCloud 的 App 会把用户所做的更改发送至 iCloud,然后 iCloud 会自动把新内容推送给不同设备。iCloud 相比开发者自己搭建的同步服务有哪些优势?这里拿 IT 之家进行一个不严谨的对比(圈主饶命)
• 您在新设备上登陆旧设备的软媒账号,您的评论、帖子以及封号记录都会同步过来,这点和 iCloud 的功能是类似的;
• 同步速度:你在设备 1 上发表帖子,如果不下拉刷新设备 2 上的列表,新帖子不会显示;而 iCloud 作为系统服务的一部分,即使 App 没有打开,新内容也会自动写入 App 中。这点类似 iOS 的通知推送服务;
• 数据安全:你保存在 IT 之家服务器上的创作,如段子、文章,这些资料的知识产权都属于用户。但是,如果你的帖子被管理员删掉,而你又没有及时将文字保存好,那你的资料就彻底消失了。iCloud 作为 Apple ID 的一部分,保存其中的数据具有良好的隐私性、安全性,就算开发者跑路你的资料也不会丢失;
• 成本控制:IT 之家的服务器费用由软媒承担。为了维持 App 的正常运营,IT 之家必须创收,于是有了软文、广告;独立开发者则为了省钱,通常不会为 App 加入同步功能。iCloud 为 iOS 开发者们提供了免费而优质的同步方案,额外的空间费用由用户承担,开发者们无需在 App 中引入无关内容。
这就是 iCloud,起源于网盘、邮箱等基础服务,发展过程中拥有了 Exchange、iWork 等办公属性加持,最终成为横跨手机、平板、电脑三大平台的全 App 推送服务。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您只拥有单个苹果设备,且没有日历、通讯录等同步需求,那 iCloud 对您而言几乎是没用的。
iCloud 主要功能一览
1. 设置 iCloud
如上文所述,iCloud 是苹果设备间的推送服务,推送的依据是什么?您的 Apple ID。所以,有关 iCloud 的选项都被🍎放在了 Apple ID 的设置中。您可点击"设置"列表最上方的"账户",来查看所有与 iCloud 相关的功能。
▼储存空间:App 发送给 iCloud 的数据会占用 iCloud 的空间;如果您使用了很多带有同步功能的 App,空间就会不够用。如何判断自己需不需要扩容?这取决于你对"同步"有多大需求。如果您仅是把容量当网盘用,那我建议您选择更主流的云服务提供商,如Onedrive。苹果自己也是租用微软、谷歌、亚马逊以及"云上贵州"的服务器来搭建 iCloud 的。
▼使用 iCloud 的 App:对于 iCloud 而言,云端照片也好,在线存储也好,这些功能都需要对应的 App 来实现。同步照片需要"照片" App,同步文件需要"文件" App,它们互不相干(即您无法在"文件" App 里找到由"照片" App 上传至 iCloud 的图片)。这点和Onedrive这类集相册、文件、备份于一体的传统网盘区别很大。如果您不需要 iCloud 的某些功能,禁用相应的 App 即可。
▼彻底停用 iCloud:只要退出您的 Apple ID,iCloud 就不会在您的设备上启用。
2. 开启 iCloud 邮箱,并在全平台同步日历、通讯录等信息
作为苹果在线服务的出发点,邮箱这个最基本的功能依然藏于 iCloud 中。
▼ 只要打开 iCloud 选项中的"邮件",您就能得到一个后缀为 @iCloud.com 的邮件地址;
▼ 您可以像使用 126、QQ 邮箱那样,使用 iCloud 邮箱。
▼ 您也可以像使用 Microsoft Exchange 那样,使用 @iCloud.com 的账户去登陆各类办公软件(如 Outlook)。您 iPhone / Mac 上的日历、通讯录、备忘录、提醒事项等信息会自动同步过去。
3. 用 iCloud 释放 iWork 的潜力
iWork 是苹果出品的、对标微软 Office 的办公三件套,Word = Pages,Excel = Numbers,PowerPoint = Keynote。其中,Keynote 依靠其精美的动画效果,有广泛的用户基础。Keynote 搭配 iCloud 能有哪些新玩法?
▼回溯文件版本:对现在的思路不满意,想要找回一个小时前的幻灯片?没问题,iCloud 会记录 Keynote 的每次更改,您可以轻松找回任意时间的文件版本。
▼多人协作:小组成员想要合作制作幻灯片?没问题,使用 iCloud 的分享功能,你能将 Keynote 文件分享给任何人。大家的修改会实时显示在 Keynote 中。如果对方的设备不支持 Keynote App,则会跳转至网页版。
▼Keynote 直播:疫情期间,无法进行线下的幻灯片展示?没问题,Keynote 可以通过 iCloud 实现直播功能,观众无需登录 iCloud 即可观看。钉钉屏幕共享不再是唯一选择。
4. 用 iCloud 分享文件
自从苹果将中国区的云服务迁移至"云上贵州",iCloud Drive 的用户体验有了极大改善。楼主这边的下载速度从未低于过 1.5 Mb/s。使用"iCloud 云盘"分享文件有几个优势:
1.稳定性高:因为 iCloud 密钥仍旧保存在苹果总部,iCloud 里的文件很难被审查;
2.速度快:百度网盘非会员限速太极端,蓝奏云等免费平台的下载速度看人品,相比之下 iCloud 无论上传、下载都能满带宽;
3.比较安全:iCloud 有严格的隐私政策,且分享链接长期有效。对方只能看到您的 Apple ID,也不用担心链接被封杀。
在此,我使用 iCloud 分享了一个含有 20 张精美壁纸的压缩包,大家可以动手试一试,用 iCloud 分享文件是怎样的体验。
【下载地址:https://www.icloud.com/iclouddrive/0mnoV7QJ6eSWKnWZm-2lvFywA】
至于分享的方法,请参加下面的动图。iOS 用户需借助"文件" App完成动图中的操作,Mac / Win 用户直接在iCloud 文件夹中操作即可。网页版 iCloud也是不错的选择。iCloud 没有文件格式限制。
5. 用 iCloud 远程管理苹果设备
最新版的 iOS 与 macOS 多了一个 App:"查找"。
▼ 这是将"查找我的朋友"和"查找我的 iPhone"合并后得到的新应用。
▼ 您需要先在 iCloud 设置中打开"查找",这样才能在 App 中看到您的设备。推荐开启该功能!设备失窃后再想到"查找"就追悔莫及了。
▼ 只要设备连接着网络,您就能实时查看设备位置,并远程操作设备。
▼ 您也可以通过"查找" App 分享自己的位置。这在线下面基时很实用。
总结
从 AppleLink 到 eWorld,从 iTools、.Mac、MobileMe 到 iCloud,苹果的在线服务紧随潮流、不断更新,这让上了年纪的传统业务也能焕发光彩。随着 5G、AR 等新领域的出现,iCloud 之于 iOS、macOS 的地位会不断提高。期待 WWDC 2020 给 iCloud 注入新的惊喜。
如本帖有疏漏,还请大佬批评指正。
相关推荐:
- [互联网]联发科 6 月销售额 477.6 亿新台币,营收增长 88.9%
- [互联网]国家药监局:我国已有 22 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 [互联网]不同平台预订同天同房型酒店 为何价格有差异?
- [互联网]4G 资费下降太快,中国台湾地区 5G 商用一周年用户普及率低
- [互联网]京津冀消费活力足 更多“老字号”品牌正走向全国
- [互联网]Sensor Tower:《精灵宝可梦 GO》全球收入已超 50 亿美元,吸金能力强悍
- [互联网]【21财经客户端】南财号项目
- [互联网]华为海思发布 2022 届应届生招聘公告:加入我们,拖着世界往前走
- [互联网]Facebook 要求撤销关于侵犯用户隐私的诉讼:荷兰法院拒绝
- [互联网]深圳制定人工智能领域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