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 纽大教授:硅谷“不惜一切代价增长”的模式到头了
腾讯新闻《一线》 纪振宇 10月21日发自硅谷
初创公司往往通过放弃利润率来获得高速增长,这一模式在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一直主导着硅谷的创业环境,然而情况目前已经发生变化,纽约大学市场学教授Scott Galloway近日撰文指出:不顾一切代价换取增长的模式或许已经行不通了。
Galloway认为,利润率和增长往往是一对矛盾,初创公司在前期为了获得高速增长,不惜以压低价格,放弃利润率作为代价,但如今这样的模式已经越来越困难。今年以来,价值型股票的市场表现已经超过增长型股票,投资者越来越青睐实实在在的利润。
在上周发布的Netflix第三季度财报中,“利润”这样的字眼已经开始取代“增长”,成为公司高管在谈论公司时主要希望向投资者传达的故事。
他举例说,Uber和WeWork正是增长模式走到终点的典型。Uber今年上市以来,股价至今仍徘徊在发行价以下,WeWork上市计划搁浅,估值缩水四分之三。Galloway认为,这一模式最早源自电商巨头亚马逊,亚马逊放弃利润来获得增长,但最终这家公司在占据了市场垄断地位后,通过亚马逊云服务AWS、媒体服务等获得了利润。对于Uber、WeWork等来说,也必须要向外界证实自己的盈利能力才行。
在上市计划搁浅后,WeWork的状况已经变得岌岌可危,这家初创公司的资金面临枯竭,最坏的情况是仅能维持到下个月,最新消息称,软银正在计划注资并接管WeWork,但这些拯救计划无法更改的事实是:WeWork前期高达近500亿美元的估值已经难以为继,估值大幅缩水将导致中后期投资者都将面临巨额的投资损失。
对于其他准备上市的硅谷“独角兽”(估值超过10亿美元)来说,现在也需要对外界讲述自己的盈利能力的故事而非增长,例如计划明年上市的共享住宿平台Airbnb,尽管在今年第一季度依然大幅增加了市场营销等开支,造成超3亿美元的运营亏损,但资产负债表上依然有30亿美元的充沛现金,在目前市场总体对于初创公司的财务状况的宽容度变得越来越低之时,如何改善财务状况,并对外讲述自身的盈利能力对于成功上市以及后续市场表现至关重要。
相关推荐:
- [互联网]联发科 6 月销售额 477.6 亿新台币,营收增长 88.9%
- [互联网]国家药监局:我国已有 22 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 [互联网]不同平台预订同天同房型酒店 为何价格有差异?
- [互联网]4G 资费下降太快,中国台湾地区 5G 商用一周年用户普及率低
- [互联网]京津冀消费活力足 更多“老字号”品牌正走向全国
- [互联网]Sensor Tower:《精灵宝可梦 GO》全球收入已超 50 亿美元,吸金能力强悍
- [互联网]【21财经客户端】南财号项目
- [互联网]华为海思发布 2022 届应届生招聘公告:加入我们,拖着世界往前走
- [互联网]Facebook 要求撤销关于侵犯用户隐私的诉讼:荷兰法院拒绝
- [互联网]深圳制定人工智能领域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