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紫砂器明清后失传 艺术家经过10余年探索复原烧制工艺
在《砂壶尚黑——袁野黑紫砂器作品集》新书发布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耿宝昌先生、裴焕禄副院长,各位远道而来的嘉宾,各位故宫的同仁,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五月初夏花似锦,十年苦心制黑砂。袁野先生的《砂壶尚黑——袁野黑紫砂器作品集》一书,经过大半年的策划、设计、编辑、加工,已经顺利面世了。让我代表故宫出版社对此书的正式出版和发行表示热烈祝贺。
故宫博物院藏有35万多件古代陶瓷器,其中有近400件宜兴紫砂器,但黑紫砂器的数量屈指可数,异常珍贵。
很多人可能还是第一次听到黑紫砂这个名词,因为它确实稀少。黑色,素来为皇家所喜爱,夏、秦时即为皇家所用,汉初亦沿用以示正统。黑紫砂是明清时期宜兴窑场在烧造紫砂壶时偶然得到的一种高温黑色紫砂器,不仅外表呈黝黑色,而且胎体断面也漆黑,表里如一。存世的黑紫砂器,国内仅见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黑紫砂壶及文房用品,此外,日本一些机构略有收藏。这些黑紫砂器都是在明朝和清朝进贡到宫廷,供皇家使用的,民间难得一见。黑紫砂的稀缺和烧制工艺的偶然性,使其在清后期完全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可喜的是,一批有追求的艺术家,他们在努力复烧古代名窑名釉产品,并且在工艺上有所创新,他们是真正传承、弘扬中国古代优秀陶瓷文化之人。袁野先生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位。
袁野先生是一位绘画艺术家,由于对紫砂器的热爱,十几年前开始了对其失传工艺的研究和探索,尤其是对黑紫砂器,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功夫不负苦心人。通过十年的探索,袁野先生终于恢复了这一失传已久的黑紫砂泥料配方和烧制工艺。2015年,他利用紫砂泥料,在宜兴用1300℃高温,用古已有之的工艺,烧成黑紫砂壶等器皿。这些黑紫砂艺术品,是在继承、吸纳中的复原与创新。《砂壶尚黑——袁野黑紫砂器作品集》这本书,即是袁野先生复烧黑紫砂器的经典作品的集结。
通过这本书,可以让更多的人走进黑紫砂、了解黑紫砂并且喜欢黑紫砂,也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有许多优秀的匠人在为恢复传统工艺默默努力。
故宫是一座博物馆,里面186万件藏品。每一件都藏品,都值得我们去挖掘他们背后的故事,去研究他们的工艺,去欣赏他们独特的美。我国有不少恢复传统工艺的实践者,故宫博物院有大量文物的研究者,学术研究与工艺实践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砂壶尚黑——袁野黑紫砂器作品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这样一种结合。
最后,让我们再次对此书的出版、发行表示祝贺!同时也祝愿在座的嘉宾能在我们这个全新打造的艺术空间——故宫书苑渡过美好的上午时光。
故宫出版社社长 王亚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