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首条市域(郊)铁路11日开工建设!途经哪里?抢先看!
天津北方网讯:2月11日(农历除夕),津静市域(郊)铁路首开段在国际医学城站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天津开工建设的首条市域(郊)铁路。
津静线正式开工 首开段将与5号线实现换乘
记者看到,随着两台旋挖钻机向下挖掘,高架桥桩基施工正式开始,在钢筋加工区,几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钢筋捆扎、焊接作业。现场,两台反铲、四台渣土车、一台吊车、一台雾炮等设备已经进场……
据了解,首开段南起国际医学城站,途经团泊新城和精武镇,最终与地铁5号线实现换乘。途经静海和西青两个行政区,主要沿团泊大道和荣华道路中敷设,线路全长约13.4km,设国际医学城站、团泊西站、精武镇站三个车站,均为高架站,初、近期设计时速120 km/h。预计2024年通车试运营,建成后,将实现精武镇到静海区10分钟以内通达。该线路由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所属天津铁路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
“津静市域(郊)铁路作为《天津市市域(郊)铁路专项规划(2019-2035 年)》中首个开工项目,是连接津城与静海城区之间的快速轨道交通线路,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扩大交通供给,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天津铁路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管建国告诉记者。
津静市域(郊)铁路项目春节假期不“打烊”,项目建设不放缓。目前,津静市域(郊)铁路施工现场所有打桩机均已开动,近百名管理及施工人员驻守现场,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各项要求,过年不返乡、春节不停工,为天津市域(郊)铁路建设开好局、带好头。
津静市域(郊)铁路首开站有哪些?
据了解,津静线首开段包括3站3区间,国际医学城站、团泊西站、精武镇站三个车站具体情况如下:
国际医学城站:是天津中心城区至静海市域(郊)铁路首开段工程的起点站,位于团泊大道与鄱阳湖路交口北侧、天津中医药大学东侧,沿团泊大道路中呈南北方向设置。车站长142米,宽20.6米,高22米,总建筑面积15797.6平米。该站为高架两层单柱侧式站台车站,地上一层为地面层,地上二层为站台层,共设置4个出口及1处附属用房。
团泊西站:团泊西站是天津中心城区至静海市域(郊)铁路首开段工程的中间站,位于团泊大道路中呈西南至东北方向设置。车站长142米,宽42.6米,高23.5米,总建筑面积为23580.7平米。该站为高架三层双岛四线站台车站,地上一层为架空层,地上二层为站厅层,地上三层为站台层,共设置4个出入口及1处附属用房,其中D出入口与附属用房合建。
精武镇站:精武镇站是天津中心城区至静海市域(郊)铁路首开段工程的终点站,位于团泊大道与荣华道交口南侧,沿团泊大道路中呈南北方向设置。车站长142.2米,宽54米,高23.5米,总建筑面积为19771.4平米。该站为高架三层双柱双岛四线站台车站,地上一层为首层,地上二层为站厅层,地上三层为站台层,共设置4个出入口及1处附属用房,其中B出入口与附属用房合建。
未来天津将建这些市域铁路
按照天津市规划和自然局发布的公告显示,天津市域(郊)铁路网络共9条线路,总规划规模 681 公里。其中,7 条走廊线分别为津滨线、津静线、津武线、津蓟线(利用既有铁路)、津宁线、津山线(利用既有铁路)、津港线, 2 条联络线分别为宁武联络线和双湖联络线。
走廊线(7条)
津滨线:津城核心区与滨城核心区之间快速联系线路,并向武清区延伸。沿线串联武清城区、北辰环外地区、天津站地区、海河柳林地区、国家会展经济区、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等重点发展地区。
津静线:津城核心区与静海城区之间快速联系线路,并向滨海国际机场延伸。沿线串联静海城区、团泊西区、文化中心地区、海河柳林地区及滨海国际机场等重点发展地区。
津武线:津城核心区与武清城区之间快速联系线路,并向河北廊坊、北京通州延伸。沿线串联京滨工业园、武清城区和北辰环外地区,规划远期通过津蓟铁路引入天津北站。
津蓟线:津城核心区与宝坻、蓟州城区之间利用既有津蓟铁路开行市郊列车,适时进行既有线技术改造,提升服务质量。
津宁线:津城核心区与宁河城区之间快速联系线路,沿线串联空港经济区、东丽湖地区、未来科技城和宁河城区等重点发展地区。
津山线:津城核心区与宁河城区之间利用既有津山铁路开行市郊列车,适时进行既有线技术改造,提升服务质量。
津港线:津城核心区与大港城区之间快速联系线路,并向北辰环外地区延伸。沿线串联北辰环外地区、小白楼地区、梅江地区、津南八里台和大港、南港地区等重点发展地区。
联络线(2条)
宁武联络线:津武线与津宁线之间联络线,沿线串联北辰活力区和未来科技城等重点发展地区。
双湖联络线:海河中游地区南北向联络线,沿线串联空港经济区、国家会展经济区、津南城区和津南八里台地区等重点发展地区。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客流增长需求,以及城市财力、建设能力和运营能力,近期拟启动 4 条走廊线局部段落建设,即津静线、津武线、津宁线和津滨线。(津云新闻记者董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