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天津生态城积极开展CIM平台建设
内容提要:近日,中新天津生态城积极开展CIM平台建设,并制定了《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CIM平台建设任务,为智慧应用场景打造提供基础支撑,为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数据底板。
天津北方网讯:近日,中新天津生态城积极开展CIM平台建设,并制定了《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CIM平台建设任务,为智慧应用场景打造提供基础支撑,为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数据底板。
“CIM平台”是“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的简称,是以城市信息数据为基础,建立起的三维城市空间模型。CIM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数字化模型,不但可以还原城市过往、记录城市现状、还可以推演城市未来,进行仿真模拟,在空间维度上编织城市图景,在时间维度上展现建设历程,在推动城市治理和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将智慧城市比作是一个生命体,那么数据就是支撑生命的能量来源。目前,生态城已经打通了各部门之间数据壁垒,汇聚了11个部门的4.9亿条数据,为建设、环境、城管等各职能部门提供数据共享服务。在现有数据平台15个门类60多种数据的基础上,生态城将补充完善规划类、基础地理信息类、城市建设类相关数据。城市总规、控规、土地权属信息,城市水体、地下管线数据,包括建筑物数据、海绵城市等相关数据将都在CIM平台上汇集,为城市管理与服务提供决策参考。
CIM平台的搭建,可以让现实城市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再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对城市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做到了虚实结合,智能协同地管理城市。以二三维地理信息服务为基础,生态城CIM平台重点打造管委会各职能部门和专业公司之间的数据共享平台和城市运维协作平台,支持城市运行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和应用。在技术层面,实现对物联网实时数据、各类三维数据和空间大数据服务的支撑,构建时空一体、动静结合的镜像城市,解决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建设中,人、物和空间数据的互联互通及应用创新。
生态城将从城市规划、工程建设、房屋管理、地下管线维护和土地储备五个方面入手,打造智慧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工程建设项目从规划到建设,再到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电子化审查审批,不断丰富和完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数据信息,为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奠定基础。同时,持续丰富CIM平台的应用场景,提升城市智慧化应用。在绿色建筑方面,从节能、节水、室内环境、建筑运维制度等方面对生态城建筑进行动态评价;在智慧工地可视化管理上,通过CIM平台有效解决目前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增强监管效能;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利用传感器,对水位进行动态监测,并相应调整工作方案,提升海绵城市建设效果。
据了解,当前,生态城正在以BIM(建筑信息化模型)报建审查审批为切入点,推动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通过CIM平台建设,逐步将BIM规划报建审批推广到施工图报建、审查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生态城正在制订统一的BIM报建标准规范体系、CIM平台数据交换标准和CIM平台应用服务使用规范,保障BIM报建审查系统和CIM平台的建设运行。同时,按照国家数据信息安全相关规定,做好数据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津云新闻记者 陈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