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滨城”这份建议的起草情况
内容提要:12月11日,滨海新区举行新闻发布会,主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海新城”。
天津北方网讯:12月11日,滨海新区举行新闻发布会,主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海新城”。
会上,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洪世聪介绍了《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关于制定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起草情况、主要思路和基本框架。
洪世聪说,第一,规划《建议》是在区委常委会领导下制定的。“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天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滨海新区实现“一基地三区”核心区功能定位,打造国内大循环北方枢纽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基本建成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海新城的关键五年。制定好“十四五”规划建议,深入谋划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对推进新时代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今年5月27日,区委成立了“十四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力量成立起草专班,在区委常委会的领导下开展建议稿起草工作。建议稿起草期间,区委常委会先后召开4次会议,就“十四五”规划建议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进行研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后,10月30日区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11月12日区委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学习研讨,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后,区委当天下午就组织召开常委会传达学习贯彻。深入市规资局滨海分局、天津(滨海)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南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启迪之星加速器、天地伟业等基层一线进行调研,听取对规划《建议》的意见,把方向、定思路、作谋划,确保起草工作高质量。
第二,规划《建议》稿起草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建议稿起草期间,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四套班子和各开发区领导同志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并进行交流研讨。区委连续召开5次开发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开发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分3次召开街镇座谈会,研究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召开一系列创新发展专题会,研究信创等创新产业发展、开发区法定机构、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等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问题;召开2次专家座谈会,借助外脑外智把脉问诊。11月24日,建议稿印发征求区委委员、候补委员、退休老干部和各开发区各部门各街镇党委(党组)意见,认真听取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共收到各方面意见建议159条,吸纳60条;开设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平台,收到群众意见建议500多条。对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我们全面汇总梳理,认真研究分析,有效吸纳借鉴。可以说,建议稿的形成过程,充分体现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反映了广大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
第三,规划《建议》的主要考虑和基本构架。规划《建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的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抓住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坚持改革发展稳定安全相统一,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综合考虑发展的优势和短板,对“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作出安排部署,既心怀国之大者,在“两个大局”中加以谋划,也秉承了发展禀赋,在“闯”“创”“干”中展现新区担当、体现新区作为。
建议稿由十四个部分构成,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总论,包括导语和第一、第二两个部分,主要是总结我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到二?三五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的远景目标及“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基本原则。第二板块为分论,总体上按照新发展理念来组织,安排了11个部分,分别是深度实施重大国家战略,打造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坚持港产城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滨海新城;强化科技创新,打造创新发展先导区;大力发展现代经济体系,打造国家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中心区;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打造全面深化改革新高地;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特色区;构建自贸试验区升级版,打造更高能级“双循环”战略支点;坚持“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强区;坚持人民至上,打造新时代人民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城市;坚持共同缔造,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三板块为结尾,包括第十四部分和结束语,主要阐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法治新区,确保“十四五”规划建议目标任务落实。(津云新闻记者 陈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