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全国政协召开“三农”工作对口协商座谈会——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本报记者 杨 昊
2020年11月26日08:2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由于冷链物流建设相对滞后,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损耗率达20%—30%,高于发达国家5%的水平。”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余欣荣结合自身调研,指出当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短板,建议加大对冷链物流设施的政策支持力度。
“物流对保障粮食产能和调控十分必要。”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回应道,“‘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科学布局农产品流通,强化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产品流通业态和模式创新,着力完善农产品市场的流通体系。”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政协“三农”工作对口协商座谈会上,13位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围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议题建言献策,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对现场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一一回应、互动交流。你来我往,气氛热烈,会议不仅助力有关部门工作,更促进委员知情明政、提高履职建言的针对性。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时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参加协商的委员们普遍认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须增强系统观念,开展多领域的协作推进、统筹推进,巩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如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少委员都给出了“产业发展”的答案。“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单独依靠粮食种植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业附加值。”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董事长解学智说。
全国政协常委、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夏涛也认为,发展产业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培育一些区域性的农产品品牌。同时,要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夏涛说。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把粮食安全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增添源源不断的动力。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陈雷建议,夯实农业水利基础,建设现代化高标准农田,实现农业机械化。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做大做强农业科技创新企业,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效能。
陈雷委员的建议得到了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的认同。“下一步,我们将坚持藏粮于地,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此同时,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刘焕鑫说。
推动城乡数字化融合发展,进一步盘活农村闲置住房资源,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会场上,委员们从不同角度积极协商议政,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提出许多可操作化的建议,广泛凝聚共识,会议开得务实高效。
“这次协商座谈会非常及时,委员们提出的建议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并抓好落实。”刘焕鑫说。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26日 18 版)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国家卫健委:冬季疫情将处零星散发状态 局部或发生聚集性疫情 11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加强冬季疫情防控和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在会上表示,经多次组织专家对冬季疫情形势进行研判。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蔓延形势下,我国面临境外输入病例导致本地传播风险增大,冬季将处于疫情零星散发状态,局部地区可能发生聚集性疫情,加之冬季其他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我国疫情防控工作一刻都不能放松。【详细】
警惕疫情叠加流感风险 疾控为你划防控重点 当下,全球新冠疫情此起彼伏,秋冬季又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今年秋冬季或存在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流感和新冠肺炎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做好流感防控工作,就能极大程度降低新冠风险。陕西疾控来为你划防疫重点。【详细】
相关新闻
七部门印发意见部署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
全国政协常委夏涛:建立健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陕西支持农民合作社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美化环境聚人才,乡村振兴探新路
业界:要加快完善我国冷链流通长效机制
2022年我国将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稳定粮食产能约占全国产量八成
恒丰银行东营分行成功举办冷链流通供应链金融研讨会
准确把握计划财务系统新定位 努力开创农业农村投资新局面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