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爱尔兰华人网-爱尔兰华人的网上家园 > 财经 > 京东方凭啥大涨600%? 正文

京东方凭啥大涨600%?

时间:2020-11-02

  京东方凭啥大涨600%?

  进入三季度,全球液晶面板开始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在这种趋势下,不少公司迎来了周期性的业绩繁荣,比如京东方。

  10月30日,国产半导体显示公司京东方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业绩全面向好。

  其中:

  Q3实现营业收入408.21亿元,同比增长33.04%;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上升629.3%;

  扣非净利润10.64亿元;

  现金流量净额137.52亿元,同比增长178.83%。

  其中最亮眼的数据,就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629.3%,净利润方面也终于录得同比增长,扭转了过去十个季度连续同比下滑的趋势。现金净流入的137.52亿元,也能基本覆盖研发投入和投资业务了。

  那么,这个季度的京东方,发生了什么?

  周期性繁荣

  2019年年报显示,京东方的业务中“端口器材(也就是显示屏幕供应)”占到营收的91.75%以上,也因此这块业务就是京东方的晴雨表。而这当中,液晶业务又是营收的主力,2019京东方液晶显示屏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五大领域市占率均位列全球第一,尤其是供应于TV的大尺寸液晶面板产能优势明显。

  而京东方本季度业绩的大幅上涨,正式得益于液晶面板的周期性,让液晶面板业务的营收飞涨。

  从今年三季度开始,LCD面板价格不断反弹,集邦咨询报告显示,32英寸、43英寸、55英寸、65英寸面板价格7月份每片分别上涨了3美元、3美元、6美元和4美元,涨幅达40%以上。

  上涨的原因是基于朴素的供需关系。疫情导致消费者对于电视、笔记本、平板电脑的需求增长,下游终端厂商对于面板的需求提升,而上游面板的供应有一定的滞后性,尚未匹配上下游需求的大幅增长,供不应求,因而导致价格提升。

  《证券日报》曾报道,TCL华星光电高层人士解释道:“整机品牌积极采购、生产、出货,但是面板产能有限,在供不应求的局面下,面板开始出现全面涨价。目前全球电视消费需求仍没有减弱的迹象,面板仍然紧缺,加之大型促销节点备货旺季,预计面板紧缺现象将持续到年底,面板价格也将持续上涨。”

  待供需关系稳定时,面板价格会有一定的回落,届时势必会对公司业绩有一定影响。好消息是,四季度的“双十一”、圣诞节、“黑五”等关键消费节点,会让需求继续旺盛,四季度对于京东方来说依然是火热周期。

  银河证券认为本轮面板价格上涨的趋势有望延续至2021年一季度,TV面板的价格平均仍有15%~20%左右的上涨空间,在面板价格上涨的推动下,2021年京东方毛利率有望提升至 21%以上。

  京东方过去几次旺季,也都是由于面板行业的“周期性”,液晶作为一个技术较为成熟的行业,供应商议价权不高,毛利率也不高,也因此周期性对于营收的影响明显。

  而实际上,整个“液晶面板概念股”都或多或少地在这轮周期中录得增长,只不过作为龙头的京东方增幅最为明显: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三星和LG相继宣布退出LCD产业,全面转型量子点、OLED技术,会在年底前逐步关掉中国、韩国的工厂。日本、台湾的产能都有限的情况下,液晶面板这片市场,可以说拱手让给了中国大陆。

  9月23日,京东方正式发布公告,宣布收购中电熊猫的两条产线:南京G8.5代线和成都G8.6代线总投资额280亿元,这次收购进一步提升了京东方的产能,信达证券指出,如能顺利收购京东方将拥有5条8.5代线,合计产能接近600K,占全球8.5代线产能的接近50%。液晶面板行业内,京东方已经是主力玩家,与TCL合计的整体市占率会超过50%。

  提高毛利是关键

  京东方在过去一直有一个不太好听的外号叫“资本巨婴”,各种研发投入,各种政府补贴,但是每次拿出的财务数据表现都不太好。2020年一季度报中其他收益增长了数倍,政府补助就超过了六成。

  归根结底,是因为毛利率低。京东方在液晶面板,以及国产OLED的份额都已经很高,但都是毛利相对较低的产品。议价权不高,容易受到价格波动的影响,2019年京东方净利润同比下降44.14%,也是因为面板价格下跌影响。

  要想摆脱周期性的阴影,还需要继续发展高毛利的柔性OLED等业务。

  京东方正努力打进苹果供应链,此前京东方曾有希望打入iPhone 12供应链,但前期测试并未通过,已经发售的iPhone12和iPhone12Pro,其OLED显示屏依然来自韩国的三星与LG。Wise财经消息,产业链知情人士称,京东方将于今年底向苹果新款iPhone提供屏幕,供货范围仅限于iPhone12和iPhone12mini。

  此前京东方乘上华为的东风,在OLED屏幕上有了较大的突破。2019年出货量是上年同期的7倍,柔性OLED在国内以86.7%的市占率居首位,但仍未成为主流选择。客观来看,在OLED 屏幕上,和韩系显示仍有差距,比如华为最新的旗舰机Mate40,就出现京东方版本显示效果不如LG版本的情况。

   目前我国的OLED仍在追赶之中

  OLED面板行业的平均毛利率在40%以上,与液晶面板(行业普遍在15%左右,京东方2019年为13%)相比优势明显,三星等厂商拥有足够的议价权,可以摆脱周期性影响。而京东方在价格更贵的OLED行业,尚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更要警惕的是,类似Mini LED这样兼具LCD、OLED优点的新型显示技术,不能再次输在起跑线上。

  总的来说,液晶方面京东方的份额、产能都已经相当稳固,但要想提升盈利能力,摆脱“巨婴”的称号,还是要在先进显示技术上实现对韩系厂商的赶超。

  (编辑:代聪飞) 


  【广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您对该稿件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与我们联系,联系方式:hyzixun@126.com,我们将尽快给您回复。)

爱尔兰华人网 www.aierlan.net.cn 联系QQ:1580475931 邮箱:1580475931@qq.com

Copyright © 2002-2019 爱尔兰华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Aierlan.net.cn

Top